俗话说:“人老腿先老”。
不少上了年纪的人都有这种体验——走着走着突然膝盖一弯,腿发软,有种想跪下去的感觉,也就是俗称的“打软腿”。
有人认为这是缺钙所致,事实上,它还有可能是一些疾病发出的预警信号。
经常“打软腿”小心7种疾病
半月板损伤
半月板是膝关节的“软骨垫”,它能帮助减少软骨之间的摩擦,增加关节的稳定性和匹配性。
半月板损伤后,走路打软、弹响、疼痛的现象可能会出现。
韧带损伤
韧带损伤是常见的运动创伤之一,碰撞、急落地、急停、暴力扭转等动作都是常见危险因素。
韧带损伤后,除了打软腿,还可能会出现关节肿胀、疼痛、积液、弹响等问题。
骨质增生
随着年龄的增加,关节表面的软骨渐渐承受不住体重带来的压力,机体就会通过骨质增生的方法来加大关节的接触面积,分散压力。
但是在软骨退变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炎症因子,使膝盖的软组织受损,促使肌肉出现痉挛的情况,导致膝盖出现发软情况。
髌骨软化
年龄的增长以及运动过当都会导致髌骨因为磨损而出现退化的情况,此时走路时膝盖也容易出现发软的情况。
髌骨软化有3个征兆:
一是走远路或上下楼酸痛或隐痛,有关节咯噔响或打软腿现象;
二是下蹲起立时,膝关节疼痛无力;
三是关节酸痛怕冷,且化验检查时排除了风湿病。
滑膜炎
不少人都喜欢步行、爬山、蹲起锻炼等,但这些锻炼会导致膝关节反复受到摩擦,如果过度就可能让关节囊充血、肥厚,继而发生滑膜炎症。
具体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肿胀积水,后期会觉得膝关节不断打软,正常的活动都可能受限。
脑梗塞
脑梗塞会使脑部的血液流动受阻,促使大脑对身体的支配能力下降,尤其位于身体末端的腿部更易受影响,导致患者可能会在走路的时候出现不平衡、膝盖打软的情况。
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最严重的类型,由于颈椎椎体退化及相邻软组织的退变、骨赘增生、后纵韧带肥厚等造成了对脊髓的直接压迫,加上剧烈的运动或长期的不良姿势等动态因素的影响,导致脊髓受压或脊髓缺血,继而出现脊髓的功能障碍,临床表现如四肢麻木无力、活动不灵、走路时有踩棉花的感觉等。
人老腿先老,护腿有宝典
膝关节疾病虽不会直接影响寿命,但常常很难治愈,影响生活质量。
这一套膝关节日常养护方法,快收藏~
控制体重
膝关节的承重与体重有直接关联,尤其是在运动时,膝关节的最大负重可达到8~10倍体重。
超重者在运动时更容易造成膝关节磨损。
避湿防寒
中医将关节炎归为“痹症”范畴,多因风、寒、湿、热等邪气留滞于经络,或血虚不能濡养所致。
膝关节遇到湿寒,会严重影响周围血液循环,气血不通则痛。
适当运动
拒绝运动并不可以保护膝关节,久坐不动的人膝关节炎发生率甚至比健身跑步者更高。
这是因为,膝关节腔内的重要结构半月板需要靠不断的挤压、放松来吸收关节液里的营养成分。
没有负重的“压”与“吸”,半月板将会营养不良甚至加速衰老,进而使膝关节功能受损。
避免过量运动
过量运动包含两种情况:
第一,短时间内运动的强度过大,如篮球、足球、羽毛球等瞬间爆发力强度较大的运动。
第二,长期的积累运动量过大,如长时间长跑、爬楼梯、爬山、骑行等。
避免运动损伤
在运动前一定要做好热身,运动时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运动中切记适可而止,膝盖有疼痛不适时要立即停止运动。
拍打经络
中医认为,经络不通是膝关节炎发病机制之一,可以通过拍打手法疏通经络气血。用手掌保持一定力度反复拍打膝关节的前后左右及压痛点。
按摩穴位
下面给大家介绍3个可以保护膝关节的穴位:
第一,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第二,血海穴,屈膝时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第三,伏兔穴,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6寸。
上述穴位可用大拇指或者食指、中指按压,以有酸痛感为度,每次5秒,反复5到10次。
温馨提示:如出现“打软腿”现象,还需尽早就医,以明确病因,平常要多休息,避免跌倒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