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
中医是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时间:2014-12-11 10:16 来源:云南省中医药学会 发布人:admin 浏览: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指明了党和国家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2011年12月26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是推进中医药文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已成为整个中医药界的重要任务。

  中医学凝聚着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

  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无论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宽容理念,还是“通变”、“和合”的整体思维,或是仁、义、礼、智、信的文化修养等,在中医理法方药中都有鲜活的体现。

  中医学的哲学思维

  以天人合一、形神统一为核心,强调人体内部、人与自然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的生、长、壮、老、已的动态生命观,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以阴阳平衡为理论基础的人体动态平衡观,认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竭”。疾病的发生是阴阳“两者不和”所致,强调“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而达到“阴平阳秘”的人体平衡状态。

  中医学的诊疗理念

  “治未病”的养生防病治病思想;司外揣内、以像测内的逻辑思维与悟性思维相结合的辩证逻辑为主的诊断思维模式;以人为本的以辨证论治为主的个体化诊疗思维;实现平衡阴阳、协调脏腑、扶正祛邪的整体治疗观念。

  中医学的道德伦理观

  一是“仁者寿”的道德养生观;二是“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心理养生理念;三是“医乃仁术”的价值取向;四是“大医精诚”的医德医术追求。简言之,道德与心理健康既是个体养生的追求,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治病救人是医生职业道德的底线,医德修养是衡量医生素质基本要求,大医精诚是医生的医德医术至高追求。

  中医学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

  中医学根植于中华民族,中华文化是中医萌生、成长、发展的土壤。如《周易》、《河图洛书》等形成的哲学观、宇宙观、整体观、变易观,就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哲学基础。

  《黄帝内经》把中华文化应用于认识健康与疾病,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中医学的许多理念受《周易》影响,并逐步融入儒、释、道的文化精髓,吸收了自然科学成果,逐渐形成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有关医德的观念,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如“主中庸、倡中和”、“仁者寿”的理念,形成中医道德养生文化。

  中医学诸多养生方法、技术和丸散膏丹的炮制与佛家、道家文化密切相关。如佛家“禅定”、道家“道法自然”、“恬惔虚无”与重视“精、气、神”的练气、保精、存神的养生方法以及倡导内丹(静功)、导引(动功)等促进了中医养生理论的发展。

  《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把中医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其诊治疾病体现了整体思维、辩(辨)证思维与中和思维。如“千般疢难,不越三条”的病因观,“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现实脾”的整体治疗观,“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辨证治疗观等。

  历代中医名著的问世与重要中医理论的形成,既汲取了当时中华文化的先进理念,又有机地结合了对人的整体把握与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促进了中医理论与实践的丰富发展。

  中国医学史上,有“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以张仲景为代表的医学大家;也有许多著名的跨文化学者,如亦道亦医者葛洪、孙思邈,亦僧亦医者鉴真、慎柔,亦儒亦医者朱丹溪、陈修园等,他们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诊疗技术,对中医学术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医学与中华优秀文化水乳交融,从医家到病人,从养生到治病,从理论到实践,中医学有效地传承着中华优秀文化,尤其是在防病治病的医疗保健实践中,使中华文化不断传播并弘扬光大,为维护民族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可以说,中医学承载着中华优秀文化又不同于其他传统文化。中医学基于人的健康与疾病的认识,融合于人的防病治病知识与人文理念,与生命规律、疾病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

  如中医养生文化与道家、佛家养生文化的区别在于:中医养生追求的是健康防病、延年益寿,而道家与佛家养生追求的是成仙与成佛,不同的目标,成就了各自不同的养生理念与方法。再如中医和西医的区别:中医学是治人的医学,在人身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重视人文艺术与整体观念在防病治病中的作用,从人的整体上把握健康维护与疾病的防治;西医是治病的医学,是建立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从动物到人,从微观上分析健康状况与疾病治疗。

  中医学具有广泛和深厚的民众基础和社会共识。之所以经几千年的历史而不断丰富发展,且日益受世界医学界重视,一方面,是由中医理论与实践的先进性所决定,集中表现在至今仍有效地指导人们的养生保健、防病治病。另一方面,中医学蕴含着丰富深厚的中华优秀文化底蕴,凝聚着中华民族从传统走向现代过程中追求维护健康、抵御疾病的智慧,得到中华民族的广泛认同,是有效传承、传播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p#副标题#e#

  维护健康,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正确认识中医,坚持中医理论与实践的主体发展,使中医学在维护健康、防病治病与繁荣发展中华文化中发挥更大作用。首先要深刻认识中医理论和实践的先进性与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其次要科学评价中医学在维护健康和弘扬中华文化中的重要作用;第三要致力传承创新,提高中医防病治病能力,不断丰富发展中医理论体系,使中医学在服务人类健康中传播弘扬中华文化。

  传播中医知识,繁荣中华文化

  采取民众看得见、听得懂、喜闻乐见的形式,科学推广中医知识,提高社会对中医知识的认知度。组织中医专家走基层、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通过为广大民众普及中医防病治病知识和方法技术,使民众了解中医药人文信息,掌握中医药防病治病方法,熟悉中医防病治病理念,冬病夏治机理、煎药流程、理疗途径、针灸推拿作用、中药膏方服用方法与中医养生知识等,让百姓真正体会到中医药方便、快捷、安全有效与整体调节的优势。营造社会重视中医药的良好氛围,引导民众早期应用中医防病治病的技术和方法,达到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的目的,促进中医学在民众医疗保健服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高度重视中医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加强中医药文物、古迹的保护,做好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加大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保护力度,为中医人才传承培养创造条件,确保中医学术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积极围绕文化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加强中医文化建设,弘扬大医精诚的职业道德,开展中医文化普与教育,加强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加强中医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打造中医文化品牌。加强舆论引导,营造全社会尊重、保护中医知识传承与创新的氛围,通过中医知识的传播,繁荣发展中华优秀文化。

  发挥中医防病治病作用,弘扬中华文化

  中医学体现了以人为本、早期干预的个体化诊疗模式。这种诊疗模式对健康维护与治疗原因不明或多因素导致的疾病具有独特优势。因此,不断提高中医传承创新与防病治病能力,特别是在临床实践中,坚持中医在“治人”(而非治病)中升华理论,突出人文与生命活动结合的理论特色以及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优势,通过临床实践与研究,不断创新丰富中医理论,升华中华文化。

  坚持中医主体发展,推进自主创新,不仅是发展中医学的根本途径,也是弘扬中华文化的有效措施,更是不断满足人类健康需求的巨大动力。必须以提高防病治病能力为根本,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服务人类健康为目标。坚持基于中医临床实践的自主创新,坚持基于文献与理论研究的传承创新,坚持有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后再创新,在传承创新中进一步发挥中医防病治病作用,使中医理论承载的中华文化不断赋予时代精神,传播弘扬中华文化。#p#副标题#e#

  服务人类健康,推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中医学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随着全球社会经济进步、人类生存环境、健康观念、疾病谱与医学模式的变化,一方面中医理论与实践的优势更加凸现,另一方面也对中医学创新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首先应立足国家层面规划中医学国际发展战略,探索中医文化走向世界的有效途径,展示中医药安全性、有效性、科学性、特殊性及其与西医药的互补性,使中医学与中华文化得到世界广泛认同。

  二是倡导中医外交理念,创造条件,通过中医防病治病的优势领域,为国外人民健康服务,实现中华文化的有效传播。

  三是有计划地建设一批与孔子学院相适应的高水平中医临床基地,构建中华文化可持续传播的有效载体。

  四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中医与文化信息平台,大力推进中医知识与中华文化传播。

  五是加大对中医药学术期刊国际化进程的支持,促进中医药期刊走向世界。

  六是加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世界记忆工程中医药项目的保护与传播。

  七是着力培养造就一批临床能力强、科研水平高、具有对外交流能力的人才队伍,为中医走向世界、弘扬中华文化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综上所述,中医理论与实践体现了中华优秀文化的核心内涵,如能发挥中医药在养生保健、防病治病中的作用,将对弘扬中华

  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