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围手术期干预,中医药“有一套”
时间:2018-11-06 09:01 来源:云南省中医药学会 发布人:黄秋实 浏览:

  耳穴埋豆、腕踝针、药物竹罐、手指点穴……在11月1日召开的第15届亚澳麻醉学术年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6次全国麻醉学术年会上,河北省中医院麻醉与围手术期医学科医护团队向近万名中外麻醉医师展示了围手术期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应用。

  伴随着中英文旁白,操作演示以情景短剧的形式呈现。

  “患者术前紧张怎么办?请打开第一个‘宝盒’。”医师取出王不留行籽,俯身为患者进行耳穴埋豆,并介绍:“耳穴埋豆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

  “对付术后疼痛,有什么办法?”医师从第二个“宝盒”中取出腕踝针,在患者手腕、脚踝处行皮下浅刺术。“腕踝针镇痛,能有效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的使用。”

  患者进入恢复室后,体温低、打寒战。解决之策在第三个“宝盒”。医师探手拿出两个竹筒罐。“这是药物竹罐,分别置于中脘和膻中穴,专门对付术后低体温”。

  接下来是如何改善术后腹胀、推迟进食的情况。在第四个“宝盒”里取出的是一副人手模型。“这代表我们的双手——手指点穴。”医师举手示意,并在患者足三里和气海,分别施以点按手法,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治疗腹胀。

  “术前禁食,加上术中体液丢失,患者容易口干舌燥”,最后的“宝盒”里也有对症良药——“生津止渴饮”,组方包括乌梅、山楂、甘草、冰糖。“喝了这剂药,患者就更舒服了。”

  演示5分钟,解密五“宝盒”,围手术期中医药技术应用令人称奇。热烈的掌声立时响彻会场。

  这次演示,是中医药在麻醉与围手术期医学学术大会上的第一次亮相。河北省中医院麻醉与围手术期医学科主任郝巍介绍,他的团队通过挖掘整理、继承创新,最终形成了耳穴埋豆、腕踝针、药物竹罐、中药饮品、手指点穴等一整套围手术期中医操作技术。

  “参会医师反响很热烈,许多国外专家对演示活动给予高度赞赏。这次演示是世界级的成果和展示。”世界麻醉医师联合会亚澳区主席、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前主任委员熊利泽说,“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瑰宝和优秀文化遗产,如何将其发扬光大,在维护人民健康中发挥更大作用,不仅是中医药界的任务,也是包括西医在内的整个医药界的责任。”他希望通过大会演示促进中医药技术在麻醉及围手术期的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