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通知公告
冬病夏治!宾川县中医医院“三伏贴”开始预约啦!
时间:2020-06-18 14:44 来源:云南省中医药学会 发布人:李加睿 浏览:

 

   导语

  俗话说,“冬养三九补品旺,夏治三伏行针忙”。

  通常每年三伏天到来之际,民间有“冬病夏治”的习惯。就是利用一些中医技术进行身体调理,治疗身体隐藏疾病,提高免疫力,防止冬季时病痛侵袭。其中,最普遍的一种“冬病夏治”方法是三伏贴。

  2020年三伏贴

  贴敷时间:

  根据2020年三伏天时间,2020年三伏贴的时间安排如下:

  初伏贴:7月16日(农历五月廿六)-7月25日(农历六月初五)

  中伏贴:7月26日(农历六月初六)-8月14日(农历六月廿五)

  末伏贴:8月15日(农历六月廿六)-8月24日(农历七月初六)

  健康提醒

  1、每一伏的第一天,是敷贴的最佳时机,若错过了这天,头伏内无论哪天贴,效果也都可以,患者只要在接下来的二伏、三伏对应的日子贴敷就行。

  2、冬病夏治三伏贴是最好的时节,主要目的是防病保健,如果半途而废,做一年停一年,效果会大打折扣,建议连续贴敷三年。

  3、我们通过中医的辨证论治选穴进行贴敷,并非所有患者贴敷相同的穴位。

  4、“冬病夏治”需讲究时令节气,请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贴敷。

  由于医院贴敷患者较多,为避免拥挤,建议大家提前几天预约开单,至初伏天当日直接来贴药。

  预约时间:即日起可预约

  地       址:宾川县中医医院治未病科(行政办公楼二楼)

  咨询电话:张医生 13769203527

  什么是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即在夏季应三伏阳盛,人体阳气升发而旺盛,体内蛰伏的阴寒之邪呈现易解的状态,此时适当内服和外用一些扶正祛寒助阳之方药及辅助手段,最大限度地引阳入体、以阳克阴,以扶助阳气、改善体质、增强机体御邪能力,并祛除深藏于体内的阴寒之邪,减轻或预防冬病在冬季复发、加重的一种方法。

  何谓三伏贴?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是在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旺的三伏天进行贴敷,故简称为“三伏贴”,亦称三伏灸、天灸疗法,源于清初名医张璐的白芥子涂法。

  冬为阴,夏为阳,而“三伏”时令是“阳中之阳”,为一年四季中阳气最为旺盛的时期,阳虚患者体内阴寒之邪呈现易解状态,受阳气温煦,人体阳气也达到一年中最充足的状态,此时阳气发泄,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穴位的敏感性增强,皮肤松弛、毛孔开张、经络通畅,体内阴寒之邪更易被温散,此时温经散寒的药物贴敷后借助于自然界夏季阳升阳旺,一者可以刺激穴位,并渗透皮肤,循经络内达脏腑,夏季皮肤开泄在利于吸收外敷的药物的同时可以更好地使阴寒之邪出表;二者可以使虚损的阳气得以补充,从体质上使一些虚寒性疾病得到根本的制约,在使宿疾根除上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伏贴”主治范围

  三伏贴只适用于阳气不足、肺气虚弱、虚寒疼痛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类的疾病。主要包含以下几类:

  呼吸系统疾病:易感冒者、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哮喘、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等。

  消化系统疾病:虚寒性胃痛、慢性胃肠炎、腹泻、消化不良、厌食等。

  骨关节疾病:颈椎病、肩周炎、腰痛、腰椎病、风湿病、类风湿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病变等。

  妇产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产后头痛、坐月伤风等属寒证者。

  小儿疾病:体虚易感、哮喘、支气管炎、消化不良、厌食、遗尿、生长发育迟缓等。

  调理(治未病):免疫功能低下,阳虚体质,气虚体质,亚健康等。

  而有严重心肺功能疾病患者、对药物过敏者、皮肤长有疱、疖以及皮肤有破损者、疾病发作期(如发烧、正在咳喘等)患者不宜进行贴敷治疗。

  “三伏贴”的注意事项

  1、为确保疗效,一般药贴成人需贴2-4小时,儿童0.5-1小时为易,每伏第1-3天为最佳治疗时间,建议在09:00-14:00阳气旺盛时贴敷。

  2、贴敷期间禁食生冷、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避免电风扇直吹,减少空调环境下的停留时间。

  3、贴敷时可能出现麻木、温、热、痒、疼痛等感觉,属于药物吸收的正常反应,难以忍受可及时取下药物。

  4、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部分患者可出现水泡,均属正常反应,数天后可自行消退;若出现大水泡,避免浸水,及时到医院就诊,可在局部涂上烫伤药膏。

  5、孕妇及皮肤过敏者、特殊体质及局部皮肤破损、凝血功能障碍者不适宜,急性咽喉炎,发烧等急热患者不宜用此法。

  6、糖尿病患者及两岁以下小儿,缩短贴敷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