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关爱健康 绿色镇痛】宾川县中医医院骨伤科开启“无痛病房”!
时间:2020-01-13 11:13 来源:云南省中医药学会 发布人:黄秋实 浏览:

   “无痛病房”是指以国内外疼痛研究的最新进展及镇痛的最新理念为指导,一切以患者为中心,一切以为患者解除疼痛为宗旨,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控制病人的疼痛,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最大程度的体现对病人的人文关怀而设立的特色病区。

  宾川县中医医院骨伤科以人为本,倡导创建“无痛病房”。科室制定了详细的围手术期镇痛方案和细则,在围手术期实施超前镇痛、合适的术中麻醉方法、改进手术技巧、术后进行多模式镇痛,应用个体化、个性化的镇痛措施,使病人的整个过程由重度→中度→轻度→向无痛转变,并且取得较好的效果。

  患者篇—如何应对疼痛

  为达到更好的疼痛治疗效果,患者应如何配合医护人员?

  ●向医护人员说明希望了解疼痛和疼痛管理知识;

  ●向医护人员详细讨论镇痛方法;

  ●当确定疼痛管理计划后配合医护人员;

  ●出现疼痛时及时通报;

  ●协助医护人员评估疼痛情况;

  ●疼痛不缓解时向医护人员报告;

  ●对医护人员诉说对疼痛药的顾虑。

  术后疼痛应该尽量忍耐吗?

  不能忍!

  ●传统观念认为“手术后疼痛是正常的,不可能避免的……”,“病人应忍耐疼痛,不要抱怨……”,“只有重度疼痛才需要处理……”,这些观念及其方案会影响患者的恢复和导致多种危害。

  ●如果不在初始阶段对疼痛进行有效控制,持续的疼痛刺激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理性重构,急性疼痛有可能发展为难以控制的慢性疼痛,慢性疼痛不仅是患者的一种痛苦感觉体验,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躯体功能的恢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使患者无法参与正常的生活和社交活动。

  知识篇—让我们了解疼痛

  疼痛的定义:

  疼痛是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和情感体验,国际上疼痛已经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

  疼痛的分类:

  1)根据疼痛持续的时间和性质,可分为急性疼痛(3个月以内)和慢性疼痛(持续3个月以上)。

  2)根据病理学机制,疼痛又分为伤害感受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和包含两者的混合型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于外周或中枢神经系统的直接损伤和功能紊乱引起的疼痛,表现为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异常疼痛和感觉异常等临床特征。持续性手术后疼痛和持续性创伤后疼痛主要为神经病理性疼痛)

  疼痛的危害:

  术后疼痛是机体受到手术刺激(组织损伤)后的一种反应,包括生理、病理、心理和行为上的一系列反应:

  •术后疼痛控制不住是发展为慢性疼痛的危险因素之一;

  •可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导致胃肠蠕动的减少和胃肠功能恢复的延迟;

  •长期卧床、活动减少以及大剂量中枢镇痛药物的应用可能使尿道及膀胱括约肌肌松弛运动无力,引起尿潴留;

  •使肌肉肌张力增强,肌肉痉挛,限制机体活动并促使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导致失眠、焦虑、恐惧、无助、忧郁、不满、过度敏感、挫折、沮丧;

  •因疼痛不敢活动可致机体僵硬,萎缩;

  •导致无法或不敢有力地咳嗽,无法清除呼吸道泌物,引发肺部并发症。

  如何进行疼痛评估?

  疼痛是患者自己的主观感受,患者自诉是最可靠的疼痛指标,因此患者应该在出现疼痛或疼痛不缓解时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协助医护人员评估疼痛情况(发生部位、发生时间和频率,疼痛的强度等),不仅报告休息时的疼痛强度,也要报告在活动、咳嗽、深呼吸时的疼痛强度,以及疼痛对睡眠的影响情况。目前临床常用的疼痛评估方法有:

  数字评价估量表:用0-10数字的制度标示出不同程度的疼痛强度等级;“0”为无痛,“10”为剧烈疼痛,分值越高,疼痛越剧烈。

  面部疼痛表情量表:由六张从微笑至流泪的不同表情组成。这种方法适用于交流困难,如儿童、老年人、意识不清或不能用言语准确表达的患者。

  骨伤科护士长杨丽君向病人讲解疼痛评估方法

  治疗篇—疼痛应该如何处理

  (骨科疼痛常用的处理方法)

  非药物治疗

  包括患者教育、物理治疗(冷敷、热敷、针灸、按摩、经皮电刺激疗法)分散注意力,放松疗法和自我行为疗法等。非药物治疗对不同类型疼痛有不同的治疗效果及注意事项,应根据疾病及其进展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在使用任何一种药物之前,请参阅其使用说明书。

  1、局部外用药物:各种NSAIDs乳胶剂、膏剂、贴剂和非NSAIDs擦剂辣根碱等。局部外用药物可以有效缓解肌筋膜炎、肌附着点炎,腱鞘炎和表浅部位的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引起的疼痛。

  2、全身用药:(1)对乙酰氨基酚,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合成前列腺素,产生解热镇痛作用,日剂量不超过4000mg时不良反应小,过量可引起肝损害,主要用于轻、中度疼痛。(2)NSAIDs,可分为传统非选择性NSAIDs和选择性COX-2抑制剂,用于轻、中度疼痛或重度疼痛的协同治疗。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给药方式包括口服、注射、置肛等。

  选用NSAIDs时需参阅药物说明书并评估NSAIDs的危险因素(表1)。如患者发生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危险性较高,使用非选择性NSAIDs时加用H2受体阻断剂、质子泵抑制剂和胃黏膜保护剂米索前列醇(misoprostol )等胃肠道保护剂,或使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应用NSAIDs时,对于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应权衡疗效和安全性因素。

  3、阿片类镇痛药:阿片类镇痛药物主要用于中度以上的疼痛,主要通过作用于中枢或外周的阿片类受体发挥镇痛作用,包括丁丙诺啡、可特因、曲马多、羟考酮、吗啡、芬太尼等。阿片类镇痛药最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便秘、嗜睡及过度镇静、呼吸抑制等。阿片镇痛药物中,丁丙诺啡透皮贴剂给药方便,相对其他药物,患者更愿意选择7天1次的贴剂。

  4、复方镇痛药:由两个或多个不同作用机制的镇痛药组成,以达到协同镇痛作用,目前,常用的复方镇痛药有对乙酰氨基酚加曲马多等。在复方制剂中,对乙酰氨基酚日剂量不超过2000mg。

  5、封闭疗法:是将一定浓度和数量的类固醇激素注射液和局部麻醉药混合注射到病变区域,如关节、筋膜等。

  6、辅助药物:包括镇静药、抗抑郁药、抗焦虑药或肌松药等。

  责任护士为患者进行术后疼痛评估

  围手术期的疼痛管理

  围手术期疼痛管理的目的

  ◆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提高患者对手术质量的整体评价

  ◆使患者更早地开展康复训练

  ◆降低术后并发症

  围手术期镇痛的原则

  ◆重视健康宣教

  ◆选择合理评估

  ◆注重个体化镇痛

  ◆尽早治疗疼痛:疼痛一旦变成慢性,治疗将更加困难,因此,早期治疗疼痛十分重要。对于术后疼痛的治疗,提倡超前镇痛,即在伤害性刺激发生前给予镇痛治疗。

  ◆提倡多模式镇痛:联合应用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发挥镇痛的协同或相加作用,降低单一用药的剂量和不良反应,同时可以提高对药物的耐受性,加快起效时间和延长镇痛时间。

  围手术期镇痛的意义

  ◆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从而降低围手术期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

  ◆使患者敢于深呼吸和咳嗽,从而清除肺部宿痰,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从而降低下肢血栓的发生率,并有利于肠道恢复通气。

  ◆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改善睡眠,促进机体功能的恢复。